抓住“苟且红利”,竞争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激烈

抓住“苟且红利”,竞争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激烈

在《变量》一书中,何帆老师提到一个词:苟且红利。

怎么理解呢?

因为很多人不努力,只是苟且的态度假装在努力,所以,你只需要稍微努力一点点,就有机会超越很多人。说白了,在一件事情上,你取得了成绩,真的未必是你厉害,同样有可能是因为“苟且者”太多。

对此,我深以为然。

平时和卖家交流时,总是会被人问及,“听说亚马逊一年新注册用户有100多万,现在进入还有机会吗?”“听说亚马逊上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,我还该不该做亚马逊呢?”“我选了一个产品,但搜索结果有10000个,Best Seller也已经有几千个评论,我还能做吗?”等等等等。

在我看来,类似上面的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,类似上面这些问题的答案,都是肯定的。

现在进入亚马逊,你依然有机会;

亚马逊的竞争激烈不假,但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机会,也没有一个有钱的老爹,而自己的野心又在蠢蠢欲动,那做亚马逊也不会太差;

即便是一个搜索结果2万、Best Seller的评价超过1万的产品,如果当前平台上的售价有利润,你也有货源,对产品也感兴趣,自己的资金也驾驭得了,选择去做也可以做出一番成绩。

原因很简单:一年100万以上的新注册卖家并不都是能够真正开始运营的,还有不少注册了账号之后就放着闲着了,而运营的卖家中,还有一批并没有真正努力运营,最后也中途放弃了,进入运营中的卖家,还有不少人因为运营思路和方法不对,最后掉队了,而即便是已经有了1万个评价的卖家,也有懈怠的时候,他还会同时兼顾其他产品的打造,所以,一定会留有让你后来居上的机会。

也就是说,看似竞争激烈的市场,因为有了“苟且者”,也给新进入者留出了一道空隙,而对于新进入者来说,你应该看到那束光。

在选品课上,我总是喜欢对市场竞争做如下的拆解:

一个产品,用核心关键词搜索,有2万个结果,竞争激烈吗?该如何看待这种竞争呢?我的理解是这样的。

尝试着去评估一下Best Seller的日销量,第10名、第50名、第100名的日销量。如果Best Seller一天的销量是200单,那请你记下来,你的销量天花板就是200单/天,而如果第100名每天只能卖3单,那么,你应该该自己提醒,自己只要能够做到日出3单,就可以进入前100名,而只要进入前100名,就可以实现日出3单。

看,原本面对2万个搜索结果的抽象和恐惧,调整一下视角,瞬间变得具体起来,而这具体的目标才是能够为自己的运营提供有效参考的。

很多时候,我总是告诉学员们,不要被庞大的搜索结果吓着,毕竟,真的不是每个卖家都那么努力,毕竟总有一些人假装努力,有一些人走错了方向,只要自己确保方向正确,只要自己不苟且,只要自己是真正的努力,结果一般都不会太差。

部分内容/素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liangyilian@isellerpal.com,我们将核实并删除。
转载请注明出自数派抓住“苟且红利”,竞争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激烈